“拆遷”,曾經是時代的同義詞。如今,舊改代替棚改,大拆大建徹底宣告結束。
然而,城市更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崇川區范圍內還有許多尚未拆遷的舊房,樓齡久、環境差,多年來仍未能納入舊改計劃,前景堪憂。
(資料圖片)
比如位于孩兒巷北路72號的煙嘴廠宿舍,兩棟樓建于1988年,房齡至今已經35年。
01.
樓齡35年,搖搖欲墜
煙嘴廠宿舍樓居住環境堪憂
早在2020年,就有網友向任港街道辦事處咨詢,煙嘴廠旁邊的宿舍樓是否拆遷或改造。
等到的回復是“不在薄荷油廠及周邊地塊的搬遷紅線范圍內,且暫未列入改造計劃”。
時隔三年,煙嘴廠宿舍樓拆遷改造事宜再次被提起,然而得到的回復依然是“未列入2023年拆遷計劃”。
于此同時,這兩棟老樓也不在今年崇川區的老小區改造計劃名單內。
2023年任港街道涉及舊改范圍
我們實探后發現,這兩棟宿舍樓的外立面確實已經十分陳舊,內部違章建筑中眾多,環境衛生較差、設施老化嚴重。
兩棟樓外圍被圍墻緊緊圍住,一邊是桔子水晶酒店,一邊是廢棄的藝術館,一堵早已發灰的白墻將其與旁邊的城港新村隔開,6層樓的外墻幾乎被爬山虎和青苔占據了四分之三。
小區沒有大門,穿過一條狹長且極窄的通道,就來到了小區內部。
因為下了幾天雨,小區內部沒有澆筑水泥的地面坑坑洼洼、泥濘不堪,混雜著樹葉、垃圾,下雨天電瓶車還在飛線充電,十分混亂。
雖然只有兩棟樓,但內部的違章建筑也不少,經過風雨和歲月的磨礪,整體建筑已經變得破敗不堪、沙化嚴重,很多墻壁上霉跡斑斑。
空中的各種線纜密如蛛網,因為院內道路狹窄,一旦發生意外,安全隱患較大。
樓道間的白漆大多已經發黑,樓梯下面停放著幾輛電瓶車,臺階也有不同程度的破損,墻壁上都是裸露在外的管線。
即使環境很差,這里依然有人居住,而且不全是耄耋老人。
我們實探過程中碰到了兩個年輕人租住于此,他們表示雖然住在這里多有不便,但房租低、也比較安靜,整體過得去。
其實,煙嘴廠宿舍拆改一再擱置也情有可原,相比任港路新村,煙嘴廠宿舍本身只有兩棟樓,拆遷之后土地利用率很低,不好開發,周邊又都是舊改小區,沒什么空地來做規劃和產業。
出于實際考慮,這兩棟樓改造的可能性大于拆遷,但舊改也需要90%以上的同意率,由于這里的業主大多沒有自住需求,更想要拆遷,舊改的意愿較低,因此改造計劃也難以實施。
02.
城西任港,界面煥新
區域內多個小區已舊改完成
在我國,“廠房”基本上都是上世紀的產物,那時候城市大發展,各地為了招商引資,以低廉的土地價格,引進大型工業企業,促進城市發展、就業、經濟。
隨著時間發展,城市經濟格局形成,就到了“重塑城市”的時候了,很多城市開始“讓工業企業外遷”,把污染重、效能低的工廠遷走。
工廠遷走后,留下大片的優質土地可以重新建設,這是整個經濟環境的革新,對于一個城市來說,是最優解決辦法。
有的工廠遷走了,大片優質的土地重新開發建設,還有的工廠關閉后廠房未拆,特別是很多的工廠“員工宿舍樓”。
在南通,曾經的任港街道廠區成群、煙火氣十足,如今卻也盤踞著尤其多的老居民樓、廢棄廠房,與不斷煥新的城市界面格格不入。
任港路新村城市更新的實施,吹響了城西破舊片區改造出新的號角,緊接著原虹橋醫院及周邊地塊城市更新正式提上日程。
原虹橋醫院周邊的幾幢零散民居,公安宿舍1號樓和2號樓、漁檢宿舍樓、婦幼保健宿舍樓等四棟樓房,合計122戶,均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單位配套宿舍,全部實行原拆原建。
在煙嘴廠宿舍樓周圍,幾乎都是像城港新村、城港花苑、世紀園等年代比較久遠的安置房小區,如今基本都完成了舊改工作,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改善。
城市界面刷新,伴隨著源源不斷的人口遷入,相信未來的城西任港板塊,還將煥發出新的生機。
“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舊改其實是改善生活較為合適的方式。基本的水電氣管網的改造、外墻的重刷、為小區加裝電梯,配建停車場和養老服務設備等等,這些基礎的項目改造,有相應的財政補貼,資金上也基本不用個人掏腰包。
總之,老小區經過改造之后,變化肯定是全方位的,居住品質會有明顯提升,而且房子的價值也會有所上升。
最后,對于老小區改造,你怎么看?歡迎留言!
南通樓市觀察
關注南通樓市觀察,專業指導你買房賣房
免責申明:1/本文來源南通樓市網,僅供參考和交流,不構成直接投資建議;2/任何投資行為均有不同程度風險性,投資需理性;3/添加微信nt36522,觀察君拉你進買房交流群。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