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劉頌輝 每經編輯:魏文藝
8月7日晚間,保利發展(SH600048,股價13.92元,市值1666億元)發布公告,今年1-7月實現簽約面積1561.73萬平方米,同比增加3.14%;實現簽約金額2678.23億元,同比增加10.12%。
(資料圖)
另據中指研究院統計,前7月保利發展在長春、大連、長沙、成都等城市的銷售業績均排在當地前列。
事實上,進入2023年以來,保利發展一直排在百強房企銷售業績排行榜首位。那么,在房地產市場表現低迷的背景下,這家龍頭房企是如何保持業績增長的?
8月8日,在觀點機構主辦、每日經濟新聞等聯合主辦的2023博鰲房地產論壇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剛。
保利發展副總經理陳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頌輝 攝
NBD:繼今年1月份登上行業第一的寶座后,保利發展又奪得前7月房企銷售金額第一,你們是怎么做到的?
陳剛:很多人會用“精于戰略,長于執行”這句話來評價保利。早在去年3月份,面對行業調整趨勢,在大多數房企還沒有采取果斷措施的時候,保利就已較早把握趨勢變化、提前在新銷售模式創新、產品服務品質提升等方面謀劃布局;也是基于公司長期積累的央企信用、品牌口碑等,讓我們能夠跑贏市場,贏得客戶信任。
NBD:作為央企開發商,保利發展的行業競爭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陳剛:我們將自身定義為房地產行業的“長跑型選手”,作為一家充分參與市場競爭的國資央企,保利始終以努力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為目標,將上級黨委的要求內化成公司的管理動作,通過前瞻性的戰略判斷、卓有成效的內部管理、穩健的財務和投資策略以及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創新,保證了企業穩健發展。
NBD:在區域布局方面,保利發展有哪些可以分享的經驗?
陳剛:保利發展在區域布局方面,以一二線城市為主。我們在廣東設有4家平臺公司,在廣東區域長期維持約1200余億元的銷售規模。公司并不拘泥于在單個區域一枝獨秀,目前,共設有30余個一級地產平臺公司,集團軍規模作戰,是跨越地產周期的優勢。
坦率地說,各個城市的項目發展并不完全均衡,周期波段不完全吻合,會出現“東方不亮西方亮”的現象。不過,保利發展在投資決策由集團總部集中控制,站位更高,看得更遠。
NBD:在房屋品質交付方面,保利發展是怎樣做的?
陳剛:現階段,房地產市場由長期的賣方市場轉向了買方市場,購房者成為了決定性因素。
實際上從改革開放開始,不管是哪個行業,都經歷過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的過程。從幾十家企業群雄并起,甚至是幾千家競爭全國市場,到最后只剩幾家能夠生存下來。這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過程中肯定有陣痛,有淘汰。
行業趨向強者恒強。在品質時代謀求高質量發展,需要具備以客戶為中心的品牌思維,為老百姓提供品質產品,保障品質交付,既是國資央企的責任,也是企業品牌的基石。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企業也能夠發展得更好,走得更遠。
NBD:今年以來,國企央企吸收了不少來自民營房企的職業經理人,這是否會帶動國企央企駛向高周轉道路?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陳剛:保利發展是一家管理層相對穩定的企業,中高管人員很少有大幅度變動,其中很多是跟隨企業發展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保利自身培養的干部。我們對外也會通過市場化的選人用人機制吸引優秀人才,但更多是吸納中層干部,再慢慢通過公司的人才梯隊建設培養起來??梢哉f,保利發展的干部職工是市場化的、職業化的;但同時又是忠誠的、高效的。
長跑型選手,需要耐力和速度兼顧,既不追求突飛猛進,高周轉模式用到極致,也不被競爭對手甩得很遠。對于高周轉模式中的民營房企,內部刺激手段很多,決策鏈條相對較短,流程會比我們快。但一味地比拼高周轉,可能會帶來管控上的失誤。我們認為穩扎穩打更為重要。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