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 蔣麗)近日,南京住房和保障房產局發布關于《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這次文件起草的背景是什么?明確了哪些方面的內容?供應對象、實施范圍、申購程序都有何規定?新江蘇記者日前采訪相關專家和業內人士,從政策解讀、樓市影響等多方面進行解讀分析。
新規明確首次購買產權份額比例
7月18日,南京住房和保障房產局發布了關于《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辦法》中明確了共有產權住房的供應對象、面積標準、籌建方式、定價機制、產權管理等內容。根據新規,除了符合一定條件的南京戶籍家庭或個人,非南京戶籍家庭或個人以及各類人才均將列入共有產權房的保障范圍。
(相關資料圖)
記者了解到,新規中提及了共有產權住房的適用范圍設定和用地問題。明確指出是主城六區(玄武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棲霞區、雨花臺區),也就是說,從今年開始下一階段南京共有產權住房項目供應將在主城范圍內全面鋪開。
據悉,新規中還明確了購房者首次購買的產權份額比例為50%—80%,定向供應人才的項目中,人才持有的共有比例可適度降低。簡單理解,購買產權份額越低則意味著購房者可以用更少的錢買到屬于自己的共有產權住房。
記者還關注到,對比此前南京推出的共有產權房供應對象,原先要求35周歲提供個稅或社保證明調整為30周歲以下;原先各類人才家庭和人才要求在本市無自有住房也改成了一定年限內在本市無自有住房。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購買條件的放寬有利于降低中低收入人群購房難度,進一步解決南京城市“夾心層”群體的住房難題。
共有產權房約定購買份額,南京有先例
說起共有產權住房約定購買的產權份額比例,南京其實在去年就有試點案例。約定購買的產權份額比例后,一定程度上減少購房者的經濟壓力,保障了南京無房居民、新市民、青年人以及人才的住房需求。
2022年5月,南京市房產局和秦淮區政府推出首個共有產權住房試點項目——壹城觀泓雅苑。對產權份額,通知明確申購人購買的產權份額統一為80%,且不得增購;另20%份額由項目開發建設單位南京壹城萬基危舊房改造有限公司持有。另外,還規定了本市戶籍及各類人才家庭或個人購買的共有產權住房在取得不動產權證滿5年后,可申請上市轉讓;非本市戶籍家庭或個人購買的共有產權住房在取得不動產權證滿8年后,可申請上市轉讓。據了解,該項目先后三次開盤,每次都需要搖號。
張先生是江西人,在南京上完大學后便留在南京工作,如今是壹城觀泓雅苑業主,購買的是75㎡的房源。張先生算了筆賬,建筑面積75㎡的房源總價約為240萬元,按照“購房人只需以八成總價購買80%產權份額”這一規定,他只需要掏190多萬元便可買到位于主城的房子。張先生說道,“后期用上公積金貸款,還款壓力也不大,約定購買的產權份額對于我們這類資金緊張的買房人來說還是相當友好的。”
樓市是否有變化各方觀點不同
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曾提出,要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
“作為南京首次公開的共有產權房管理辦法,此舉意義重大,意味著南京市住房保障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加快了新市民和青年人從‘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宜居’的步伐。”南京房地產協會秘書長張輝表示,新規的出臺也表明了南京共有產權房政策即將擁有常態化的管理政策。為接下來增加共有產權房供給,做規章制度規范上的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中有關共有產權房的籌建方式提到一個關鍵詞“存量住房轉用”,或預示了今后南京樓市中現有商品房轉為共有產權住房的可能性?業內人士分析,此舉大大降低買房人購房門檻的同時,也可能會對普通商品房的購買力造成一定的影響和沖擊。“共有產權房的大量入市對商品房市場是否利大于弊今后還有待觀望。”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去年爆火的“觀泓雅苑”給市場帶來幾次不小的刺激,數據背后也看到了這個群體龐大的需求。“在如今樓市持續低迷,日漸下行的情況下,共有產權房或許不失為刺激群眾購買力的一個辦法。”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