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7月26日電 “經歷完整的庭審過程,教科書上抽象的文字變成了生動而立體的法治實踐。我認識到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領悟到以法律為準繩,約束自己的行為才有自由,堅持公正司法才有公平正義。” 學生代表李格雅在參加了以“校園欺凌”為背景的模擬法庭后說道。
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帶”為依托載體,與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聯合舉辦首屆“法育未來”中學生模擬法庭活動,來自多所學校的近200名師生代表參與了活動。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馬強指出,此次活動是法、檢、司、校共同踐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育人”機制的有益嘗試。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余飛表示,希望通過模擬法庭,讓首都青少年在親身實踐親身感悟中,不斷增強法治意識,提升法治素養,讓法治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此次模擬審理的案件是以校園欺凌為背景導致涉嫌尋釁滋事罪的案件改編而成。模擬庭審全程不提供庭審內容腳本,不預設案件正確裁判結果,僅提供基本案情和證據材料,由學生自行挖掘事實、了解法律、作出判斷。
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教授俞亮認為,模擬法庭是法學教育的核心課程,有利于提升孩子們的法律意識,培養其對法律的敬畏、對人的敬畏。(高清揚、實習生 秦苑嘉)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