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珠江兩岸、黃金內灣,跨海中軸線將要落地通車,大灣區交通一體化按下了加速鍵;南沙港區,又一個對外開放門戶將告竣工,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功能再獲增強;珠海金灣,一排排海上風機立于海天之間,為珠海100萬人口用電提供保障……連日來,證券時報記者探訪多項大灣區重大工程建設現場,不僅看到了大灣區交通、物流、能源網絡不斷走深向實,也感受到了背后金融活水的長期澆灌。
大灣區“大工程”
【資料圖】
金融活水持續澆灌
推進交通物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更好發揮區位優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作為國家重大工程,港珠澳大橋之后的又一個大灣區“超級工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下稱“深中通道”)項目建設正在沖刺。
作為“超級工程”,深中通道的融資需求較大、周期長。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保證項目資金鏈安全完整的前提下,項目的融資模式也隨著金融環境的變化有所調整,為項目提供更高效、靈活的資金保障。
今年以來,金融機構持續支持大灣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數據顯示,6月末,廣東基礎設施行業貸款余額3.2萬億元,同比增長15.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4.7個百分點。
其中,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為深中通道建設提供了全過程的金融服務支持,為深中通道項目核定中長期固定資產貸款70億元,目前已投放超21億元。中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為支持國家重大項目建設,中行不論何種融資模式都提供了優惠利率。
金融減負增效
保障項目運營
與以往嘈雜而忙碌的港口景象不同,在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下稱“南沙港四期”)現場,證券時報記者看到的是自動化岸橋正在無聲作業,行動整齊劃一的無人駕駛水平運輸智能導引車(IGV)在港區內穿梭。港區的搬運作業在現場持續進行,卻看不到人的身影。
南沙港四期工程是廣州南沙增強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功能的重點工程。廣州南沙聯合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蘇力軍告訴證券時報記者,項目立項總投資約66.96億元,除去項目資本金后,還有46.8億元需要通過金融機構貸款解決。此外,項目還對持續運營階段的金融服務有更高要求。
為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有時銀行機構會選擇主動讓利,減輕項目資金成本。比如,在南沙港四期工程建設期間,中國銀行累計為四期項目發放授信超11億元后,根據市場及企業情況在利率方面為企業減輕壓力。據中行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分行副行長曾卉介紹,2022年中行為南沙港四期項目增加授信總量至16億元,并為港口持續提供對公結算、個人金融、財富管理等金融服務,滿足了項目一攬子金融需求。
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公司金融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今年以來,廣東中行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累計支持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獅子洋通道、南沙港、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開發工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超百個,為項目提供授信總額超3200億元。
產業與金融
共生共榮
在珠海市金灣區的海域上,一排排海上風機矗立于海天之間。這片布置了55臺機組的海上風電場,是粵港澳大灣區目前建設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場——廣東珠海金灣海上風電場項目。
“這個海上風電場年上網電量可達7.29億千瓦時,可滿足三分之一珠海市民一年的生活用電。”廣東粵電陽江兼珠海海上風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長奕對證券時報記者說,廣東珠海金灣海上風電場項目對推進粵港澳地區能源網互聯互通、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廣東珠海金灣海上風電場項目融資規模較大,采取了銀團融資模式。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為項目籌組40億元銀團,貸款期限20年。截至目前,中行累計發放貸款超11億元。
加快推動風電裝機是一項系統工程,根本途徑是打造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廣東珠海金灣海上風電場項目的風電裝備,就出自廣東中山的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下稱“明陽集團”)。明陽集團副總裁樊元峰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風電設備行業技術要求高、資金投入大、回報周期長,明陽集團的發展壯大要感謝政府與金融機構的長期關注。
“人民銀行出臺的‘碳減排支持工具’,幫助新能源開發商從銀行獲得了低成本的貸款資金。此外,金融機構比如中國銀行在與我們的長期合作中,持續加大授信支持力度,提供‘投商聯動’的綜合金融服務,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樊元峰說,截至目前,中行與明陽集團的授信合作規模近200億元。可以說,產業與金融共生共榮。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