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以來,美國的崛起借助了三代移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第一代來自于歐洲,尤其是德國,二戰后的回形針計劃,幾乎把納粹的科學精英連窩端了,登月計劃的核心科學家馮布勞恩,就是希特勒V2飛彈的設計師,這些高科技人才一直支撐到8、90年代;
第二代來自于中國(含臺灣),引領了美國的芯片產業騰飛,幾乎每一家知名的美國芯片巨頭,核心工程師都是華人(近幾年大量的芯片從業華人歸國創業);
第三代主要來自于中國大陸,引領了美國軟件產業的迅速成長,以計算機開發人員為主,可能不是過于高端的人才,但量大管飽,推動了美國在互聯網時代的技術霸主地位。
隨著中美關系的微妙變化,美國開始限制中國的理工科人才移民,那么空缺的技術人才找誰?
印度人。
星空君從小到大,連Win31都算上,從沒有用過bug這么多的Windows。
如今的Windows10、Windows11都是印度裔的團隊主導。
那么,除了Windows,我們還有其他的選擇嗎?
最近星空君正在高強度使用信創電腦,雖然距離Windows還有一定的距離(主要是生態),但日常應用辦公,已經足夠了。
像WPS(企業版)、釘釘、QQ以及微信都在Linux端提供了接近Windows版體驗的版本,對于信創電腦的推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專業的工業軟件呢?比如,CAD?
01
中望軟件,國產CAD之光
工業軟件皇冠上的珍珠是什么?
CAD。
信創電腦的軟件商城里,有幾款CAD軟件,其中一款叫中望軟件。
不同于其他國產CAD軟件廠商借助第三方幾何內核(如ACIS,Parasolid,OpenCASCADE)進行3DCAD產品開發,中望軟件擁有3DCAD產品的幾何建模內核,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備底層開發能力,產品核心模塊不依賴于第三方供應商,有效避免了在商業競爭及貿易爭端中被第三方“卡脖子”的情況。
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6億,較上年同期增長41.97%,凈利潤虧損548萬,較上年同期減虧,接近盈虧平衡點。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制圖:詩與星空
不過,扣非凈利潤依然虧損5700萬,公司已經連續兩年虧損。
結合公司半年報,公司虧損的主因有兩個,一個是銷售費用較高,二是研發費用增幅較大。
那么問題來了,一家高科技軟件公司,這么高的銷售費用正常嗎?
最近醫藥行業大規模反腐,會不會是類似的情況?公司的業務推廣靠回扣?
中望軟件的情況,和醫藥行業完全不同,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的主要構成,都是工資。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制圖:詩與星空
軟件的客戶基本都是B端用戶,銷售和研發人員同等重要。
星空君和很多軟件商的銷售人員打過交道,一般來說,軟件的成交方式是這樣的:
剛接觸的時候會是銷售人員,簡單講解軟件的功能、應用、案例,隨著雙方交流的深入,第二次接觸的時候,銷售人員會帶一名開發人員來一起,會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探討實施方案。后面會陸陸續續進行更加細致的對接,一邊是銷售人員和企業的商務人員討價還價,一邊是研發人員和企業的需求部門開始對接需求進入開發狀態。
02
大客戶們
據公司招股書和2022年年報,目前已與中交集團、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京東方集團、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中國南方電網公司等行業標桿客戶達成合作。
大概在20年前,這些企業還以高價使用國際巨頭的軟件為榮,如今,在外部勢力的推動下,紛紛向國產軟件全面轉型。
公司在半年報中稱,借助高性價比、本地化服務、研發資源、生態建設、品牌影響力等方面的優勢,針對性地滿足不同體量、不同行業、不同類型客戶的差異化需求。報告期內,公司境內商業市場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30.89%,行業大客戶深度服務加區域市場覆蓋下沉的業務布局成效初顯。
集團型客戶的優勢很明顯:一旦合作,訂單比較穩定;但缺點也很突出:回款不及時。
大企業支付款項往往手續繁瑣,容易給公司帶來較大的資金周轉壓力。如果應付款拖的太久,則會有壞賬風險。
2021年以來,隨著公司大客戶的不斷增加,應收款也開始暴增,增幅遠超公司的營收增幅。
03
投資收益里的信號
公司近年來的投資收益均為正數,大約幾百萬。
乍一看還不錯,但拆開來仔細看,會發現投資收益的構成,以理財收益為主。其中真正的來自參股公司的投資收益,均為負數。
這意味著公司的參股公司大部分是虧損的。
公司一直在資本市場非常活躍,通過參股、并購等方式實現跨行業的延伸。半年報顯示,公司在境內商業市場繼續重點投入國產工業軟件產業生態系統建設,通過收購國內電力行業專業軟件廠商北京博超時代軟件有限公司,面向電力工程建設行業通過國產CAx技術底座建立完整的行業三維數字化解決方案,從而提升公司服務電力工程建設行業客戶的能力。
公司前期并購的企業規模較小,也沒有溢價收購,2023年開始加大投資。產生了9300萬的商譽(來自博超時代)。
這也預示著,公司將來可能利用資本市場的優勢,進一步加大并購的力度。
優點是迅速擴張,形成更大的規模,缺點是存在經營不善的風險,導致商譽減值。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