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關于棚改重啟的消息在網絡上傳得很熱,多次上熱搜,筆者在這里明確地告訴大家,這次棚改主要是針對城中村改造,所以對于老城區大部分老房子來說,未來依舊是進行舊改翻新。根據住建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符合舊改條件的小區超過21.9萬個,而2021年公布的數據是17萬個,這說明舊改范圍正在逐步擴大。另外,根據相關政策規定,要在“十四五”期末力爭完成2000年以前建成且符合舊改條件的老舊小區的舊改任務,也就是說未來幾年老舊小區改造將會提速,越來越多的小區將開啟翻新改造工程。
其實棚改和舊改政策雖然形式不同,但是都是都是惠民政策,都是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的。當然了,相比于棚改,舊改只是對老房子進行翻新修繕,沒有棚改那么徹底,但是舊改使用的資金少,并且解決的大量社會資源。要知道,現在城市中大部分老房子只是破舊而已,質量上沒有多少問題,所以翻新改造一下完全可以居住,并不比新建商品房差多少。另外,減少棚改本身就是樓市調控政策的一種,能夠有效遏制住樓市炒作現象,有利于目前高房價的回調。在過去棚改規模比較大的城市,房價都會迎來上漲行情,因為大量資金流入當地樓市,自然會推動房價的上漲。
(資料圖)
而對于這次的舊改,并不僅僅是對老小區的一次翻新,而是針對老小區的一次從里到外、從硬件到軟件的一次徹底翻新改造。首先是提升小區的外貌和綠化環境,讓小區看起來更加新一些;其次是增加小區的基礎配套設施,比如增加停車位、增加電動車充電站、線路管道改造和通暖氣等等;最后是軟件提升,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增加社區醫療和社區服務等等。根據一些已經完成改造的老小區實際情況來看,舊改完工之后,小區環境煥然一新,居住體驗也大幅提升。另外,還有一些小區在舊改過程中成功加裝上了電梯,這對于沒有電梯的老房子來說是非常好的消息。
老小區居民其實更加需要電梯,因為大部分老小區居民都是老人居多,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的腿腳會越來越不方便,更加需要電梯來幫助他人上下樓。就比如根據一些腿腳不方便的老人,就是因為居住在沒有電梯的樓梯房里,有時候一年都下不了幾次樓,所以他們才是急需電梯的人群。但是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加裝電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是因為小區需要符合加裝電梯的條件,另外一方面就是遇到了很大阻力,不僅是一二樓業主堅決不同意加裝電梯,就是很多三四樓也不同意,很多時候一棟樓也就4層以上的業主同意加裝電梯。很多時候都是6、7層業主在為加裝電梯的視頻奔走,而最后的部分就是讓一二樓業主同意。
①一二樓業主不同意,或者他們提出自己的條件
針對加裝電梯這件事,其實大部分一二樓業主是不同意的,特別是一樓業主,電梯對他們來說不僅沒有任何用處,還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比如有一樓業主表示,自己買當時就是因為自己不用爬樓梯所以價格高,比六七層高很多,如果加裝上了電梯,那么一樓就會成為最便宜樓層,房子也可能會貶值不少。這并不是一樓業主危言聳聽,因為加裝電梯確實會給自己業主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現在老房子加裝的都是外置電梯,外置電梯井就算裝在樓棟背面,也同樣影響一樓房子的采光和通風效果,原本一樓房子采光和通風效果更差,加裝電梯對一樓房子就是雪上加霜。
另外,電梯運行時還會有噪音,尤其對一樓業主來說,不管是上樓還是下樓都經過一樓,所以一樓業主受噪音干擾會嚴重一些。同時,等電梯的位置也可能對著一樓房間的窗戶,這也意味著一樓房子的隱私問題會很嚴重。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影響之外,電梯還會提升一樓業主居住成本,雖然現在很多小區加裝電梯時不讓一樓業主出錢,但是后期電梯的運營、維修和保養的費用都由全體業主出,按照法律規定,一樓業主同樣要出電梯費。可以看出,老小區加裝電梯對一樓業主來說確實沒啥利好,反而是有很多問題,可謂是百害而無一利,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一樓業主堅決反對加裝電梯的根本原因。
當然,很多一樓業主也知道加裝電梯對其他樓層業主的重要性,所以不少一樓業主并沒有把話說死,而是提出了自己的條件。首先是加裝電梯自己不出費用,其次是補償自己大量現金補償,根據加裝電梯后高層升值和一樓貶值的差價來計算。另外,還有一樓業主提出加裝電梯后和頂樓換房子的要求,這樣頂樓業主居住在一樓也不存在上下樓的問題。最后是一樓業主以后不用繳納電梯的任何費用,二樓業主可以少交一部分。
②針對一二樓業主的條件,雖然高層想加裝電梯,但是也無法接受這些條件
對于六七層的業主來說,他們是真心想裝電梯,畢竟六七層還是比較高的,年輕人爬上爬下都比較吃力,更不用說老人和孩子了。特別是那些家中有老人的高樓層業主,他們確實非常需要一部電梯。但是就算他們需要電梯,面對一二樓業主的要求他們還是無法接受,首先是補償太多,他們沒這么多錢補償,其次是換房子他們更不同意,如果他們變成一樓住戶,加裝電梯的意義也沒有了。
③三四樓業主也抱有觀望態度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三四樓業主對電梯的需求其實并沒有那么大,他們的樓層不高不低,爬樓梯也不費勁。當然,如果加裝上了電梯,他們的確實也會方便很多,所以加不加裝電梯對他們都有好處。但是人們在加裝電梯時都想少交一些費用,所以一些三四樓業主也提出少交一部分費用的提議,能省一點是一點。因此,三四樓業主想在加裝電梯方面省一些錢,他們可以選擇加裝電梯,也可以選擇不加裝電梯。
通過以上3點可以看出,目前老小區加裝電梯難以推進是有原因的,每個樓層的業主都有自己的算盤,只有幾個高樓層是全力以赴推進加裝電梯的事情。因此,過去兩年能夠成功加裝上電梯的小區并不多,想推動加裝電梯,那就需要新的模式,而現在新模式已經出現:共享電梯,并且已經有小區成功安裝了共享電梯。針對共享電梯,1、2樓業主都不反對,其他樓層業主也都同意了。
共享經濟已經出現了很多年,比如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和共享充電寶,其他的還有共享自習室、共享辦公室和共享雨傘等等。而共享電梯也是基于共享經濟發明的,主打的就是業主使用電梯就收費,不使用不收費。過去兩年,像北京、杭州、昆明和成都等地區都出現了共享電梯,杭州更是《杭州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管理辦法(草案)》中明確指出:鼓勵積極探索代建租賃、共享電梯等市場化運作模式,幫助業主減輕一次性出資的壓力。很明顯,針對老小區,加裝共享電梯是可行的。
以昆明五華區寧豐街道春輝社區加裝的共享電梯模式為例,業主們不用出一分錢就能為自己的房子安裝上電梯,并且后期的所有維修保養費用也都由共享電梯公司負責,而業主需要付出的就是每次乘坐電梯都需要繳納費用。另外,針對一二樓業主,共享電梯公司也給出了一定經濟補償,所以一二業主也同意加裝電梯。更重要的是,春輝社區的共享電梯安裝好之后,小區的房子價值也升值了,所以以后如果安裝共享電梯,不管是一二樓業主還是其他樓層,他們基本上都會同意。
針對共享電梯,人們最關心的就是乘坐電梯的收費問題,還是以春輝社區的共享電梯為例,是按次收費,并且是按照階梯式收費,二三樓業主乘坐一次電梯0.2元,四五樓業主乘坐一次電梯0.25元,六七樓業主乘坐一次電梯0.3元。并且電梯公司表示,后期也會推出月卡和年卡的活動,針對經常乘坐電梯的業主可以辦理月卡或者年卡,費用更低。而對于電梯公司來說,他們的收入不僅僅局限于收取乘坐電梯的費用,像以后的電梯廣告費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
總結: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小區中的老人只會越來越多,加裝電梯非常有必要。因此在老小區舊改過程中,如何加裝上電梯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這需要地方上和居民共同去探討解決方案。在筆者看來,只有解決了各個樓層業主的顧慮才能解決問題關鍵,而目前來看,共享電梯就是一個不錯的試點方案。
你對于“共享電梯”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