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原財政部長樓繼偉向媒體和大眾拋出了一個觀點:
【資料圖】
最適合地方稅的稅種應該是房地產稅,在經濟逐漸恢復正常后,應該盡快進行試點工作。
很多人認為,財政部長都發話了,看來這次是真的定調,苦苦等了這么多年,房地產稅終于要落地了。
別太天真,房地產稅落地這件事,已經和“狼來了”沒多大區別,過去說了800遍,現在不也一直沒開征嗎?
退一萬步講,就算房地產稅能落地,房價會降嗎?剛需買房就能便宜嗎?
別傻了。
關于這個話題我已經不想再強調了。
縱觀全球197個國家,沒有誰是因為出臺房地產稅而降房價的。同樣,房地產稅的作用也不是為了降房價,而是穩樓市增加稅收。
所以,對于房地產稅出臺,普通人在期待什么?又在擔心什么呢?
期待那些房子多的人因為房地產稅落地而受到懲罰?
在我看來,放在2020年之前的確可以,可放在以后,相信沒有一個城市愿意這樣做,因為現在刺激大家買房還來不及,又怎么會去“懲罰”。
樓繼偉拋出的觀點是在經濟恢復正常后,加快房地產稅試點工作。
前提是你經濟得先向上發展,然后再開展試點工作。
現在大家都期盼房地產稅落地,并不寄希望于房地產稅能降房價。
而是這個政策在頭頂上盤旋實在太久了,這種遲遲不落地的感覺,才是讓人最難受的。
所以房地產稅如果能在短時間內落地,對于穩樓市反而能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先在幾個城市搞試點,根據當地市場情況制定利率標準,到時候市場自然會做出反應,所產生影響自然也會讓一部分購房者打消降房價的念頭。
也就是說,房地產稅盡快落地其實更有利于穩定樓市健康發展。
另外,強調加快試點的目的同樣不是為了降房價,而是增加稅收。
這實際在從穩定緩解地方負債與財政壓力的角度出發。
像去年全國賣地較前面同比減少了2.02萬億,很多城市的地方債壓力都不小,相必前段時間公交車發不出錢的事情大家都聽說了吧,就是這個道理,再往下就不能多說了。
現在整個樓市都處在低迷狀態,你看2023年有幾個開發商拿地了?地賣不出去,地方的壓力自然就會增加。
其實早在2020年的時候就曾強調過,要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的立法工作。
這些其實都在指向一點——房地產稅增加稅收。
就以美國為例,美國各個州的房地產稅利率從0.28%-2.49%幾乎都不一樣,相較而言成本也不是很高。
反過頭再來看我們,由于各個城市的人口結構與經濟發展情況不同,我們大概也會執行不同的稅率標準。
而衡量稅率標準的前提,一定是以老百姓的收入水平為前提。地方總不能為了提高稅收而一口吃掉胖子。
征收房地產稅要做的是細水長流,你如果把飯碗都搞砸了,那以后還吃什么呢?
所以因房地產稅而導致房價上漲或降低這件事,本身就不靠譜。
重慶與上海不是已經開始試點房地產稅了嗎?房價也沒有出現太大的波動。
當然,開征房地產稅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影響。
這部分稅費多多少少會影響我們的購房成本,即便再少也會有影響。
而率先影響的,就是那些人口常年流出且經濟欠發達的城市。
因為這些城市本身就沒有支撐,開征房地產稅只會加入多套房擁有者拋售。房子本身就在不斷貶值,而房地產稅又加速了現金流被吞噬,如果不拋售還留著這些房子干嘛呢?
另外,以人口流入為主且經濟發達的城市,他們樂意提高稅率嗎?
因為按照這部分城市的體量,完全不缺這點稅收,更何況大城市之間還存在相當激烈的競爭關系。
就拿廣州和深圳來舉例,如果深圳的稅率過高,會不會導致一部分人賣掉深圳的房子跑去廣州去發現呢?
這些才應該是被真正關心的問題。
如果到最后全國統一納稅,那笑到最后的肯定還是那些有人口有實力的城市。
現在的房子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盡管你手里有一堆房子,可到最后沒人買,這跟窮人有什么區別?
人口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逆的,尤其是三年疫情以后,人口結構逐漸發生改變,許多人嚷嚷著逃離北上廣,可結果呢?
流入這些城市的人口只會越來越多,
記住這就是趨勢,有些人嘴上嚷嚷著回縣城,可他們仍舊在加快步伐適應這個趨勢。
所以房地產稅一旦試點,肯定會率先涌現出一批人拋售,這并不是恐慌,而是資產優化。
這也是為什么今年二手房掛牌持續走高的原因所在,趁著樓市逐漸復蘇,趕快清掉手里的垃圾房變現。
當然,如果你是買家千萬要留意,不完成為這類人的接盤俠。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