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學后,預防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健康提示
春季開學以后,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在學校及托幼機構發生聚集性疫情的風險升高。
但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家長們也不必過分擔憂,今天帶您來了解下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
一、主要癥狀與危害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是兒童常見急性傳染病,0-5歲兒童易感染。
★手足口病以發熱、口腔黏膜皰疹或潰瘍,手、足、臀等部位皮膚出疹為主要特征,絕大多數患者的癥狀較輕,少數患者會出現的神經系統或心肺系統并發癥,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患者年齡越小,發生重癥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需要家長關注患兒病情并及時就醫。
★皰疹性咽峽炎是手足口病的小兄弟,主要以發熱、口腔黏膜和咽峽部皰疹為主,病情輕微,極少出現重癥患者。
二、致病病原體與EV-71疫苗
★之所以說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是一對小兄弟,是因為這兩個疾病都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常見的病毒型別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A71)、柯薩奇A組16型(CV-A16)、柯薩奇A組6型(CV-A6)和柯薩奇A組10型(CV-A10)等。
★在重癥病例中,EV-A71感染比例較高,目前有針對此型別病毒的EV-71疫苗,建議5歲以下兒童家長根據孩子的身體情況進行接種。
★需要注意的是,腸道病毒各型之間沒有交叉免疫力,也就是說,接種疫苗并不能一定避免再次患病。
三、為何會感染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傳播途徑較多,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患者的糞便、皰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或間接接觸被污染的其污染的玩具、水杯等物品或環境均可被感染。
★此外,呼吸道飛沫、咳嗽等也能夠傳播病毒。
四、預防措施
【對老師和家長的建議】
?盡量少帶孩子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
?培養孩子在使用公共物品后和飯前便后正確洗手的衛生習慣。
?使用公共物品前應先消毒;孩子常接觸的物品、使用的玩具、餐具等應定期消毒。
?做好家庭日常用品的清潔和消毒。
?如果孩子出現發燒或發生皮疹的情況,應及時就醫,手足口病傳染性強,確診的患兒不要送至幼兒園或學校等公共場所,待患兒的癥狀完全消失后7天才可復課。
【對學校和幼托機構工作人員的建議】
?定期對兒童的被褥和物品等進行晾曬消毒。
?定期用含氯消毒劑對玩具、教具浸泡消毒。
?加強對教室、圖書館、學生宿舍等生活、學習場所的消毒,勤開窗通風。
?托幼機構和學校做好晨午檢工作,如因疫情而采取停班、停園措施時,請家長給予理解與配合,防止手足口病的傳播葛延。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